博鱼体育- 博鱼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药捷安康暴动的背后是什么?
2025-09-19博鱼体育,博鱼体育官方网站,博鱼体育APP下载
前日暴涨暴跌的港股创新药上市公司药捷安康,引发了全市场的高度关注,好消息是,随着前日泡沫的迅速破灭,该股昨日的股价相对稳定,盘中最大涨幅不到36%,最大跌幅不足10%,虽然与其它股票比,可以说是属于剧烈波动了,它是跟自己比,确实是稳定的,最终收盘上涨约9%,报收209.2元。
不过,股价虽然随着指数基金建仓完毕开始平稳了,但是此事所暴露出来的指数的编制问题、指数编制公司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却不能轻易放过,因为这个问题不重视,不解决,今后公募基金的指数型基金,很可能沦为被迫在高位接盘的冤大头,出现严重损害广大基民利益的情况。
作为今年6月份才上市的创新药企业,药捷安康(因为根本没有商品问世,其营业额为零,且今年上半年亏损1.23亿元的情况下,以每股13.15元的价格发行了1528.1万股,净融资1.6亿元的低姿态,完全没有引起多少投资者的关注。但是,这新发行的1528.1万股中,竟然有979万股归基石投资者所有,这部分股票需要锁定6个月的时间,因此,这只挂牌时只有549万股的袖珍股,迅速成为各方资金大力围剿的“肥肉”了。从而演出了一场资本狂欢、而指数基金不得不牺牲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,在高位接盘亏损股的丑剧!
昨日我就写过文章介绍过当天这只股票的极端行情了:早盘一度暴涨63%至679.5港元/股,午后直线亿港元。这一暴涨后立即暴跌的走势,不仅让直接参与股票投资的交易者亏损严重,更直接冲击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多只指数型产品。从当天场内基金的净值来看,这样的走势令此类ETF基金的净值出现了约2%的跌幅。
第一步,相对控盘后,将药捷安康的市值炒到可以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的标准。进入恒生综合指数的标准很简单,就是在指数调整的考察日之前的12个月,其平均月末市值不低于50亿港币!
但是,重点来了,这个奇葩的指数编制又规定说,如果上市时间不足12个月的,就按实际上市时间计算市值。意思就是说,哪怕这只股票在指数调整考察日之前一天,如果刚好是个月末的线亿元的话,那么也是可以纳入恒生综指的!
更奇葩的是,明明市场只是对仅有的549万的流通股在进行定价,但是,指数所要求的市值却是总市值能够达到50亿港元即可。而药捷安康的总股本为3.97亿元!
所以,只要股价冲上20元,这只股票就可以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了!而将一只发行价为13.15元的、总流通股仅为549万的小盘股的股价拉上20元,总花费不会超过1个亿,这样的资金量,对牛散或是一些机构来说,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。
第二步,光有香港的资金来炒是不够的,还必须有大陆的资金可以买,那就需要这只股票进入港股通。而这非常简单,只要进入了恒生综合指数,那么只要没有A股,基本上就是港股通的身份了,这样两地的资金就都可以买了。
第三步,进入相关的创新药指数。因为这类指数规模相对较大,且重仓股权重较高,会产生较大的资金买入量。相对549万的流通股,这类基金的买入,极大可能将该股拉爆。
而进入创新药指数也相当简单,比如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是这样要求的:公司最近一年无重大违规、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,但需剔除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港元的股票,并按最终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,选取规模最大的前50家公司。
上面提到的问题,已经可以说明指数的编制很不科学的问题了,因为就算你要按规模选成份股,这个规模也应当相对稳定才好啊,这家公司上市满打满算只有3个月底的数值,用三个数据就可以将其选入恒生指数,从而混进港股通名单,让两地资金都可以交易,是否太过草率?而且更极端的情况下,会出现只要一天的数据合格就能入选指数了。更不合理的是,其流通盘极其迷你,用这么小的流通市值去乘上60倍,如此线性外推来计算总市值更是荒唐。
但更加令人气愤的是,编制上的问题可以算是一个纰漏,没考虑到极端的情况,但某些指数公司将上市不足3个月的药捷安康纳入指数,更是公然违反了其自身设定的规则。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编制方案为例,其选样空间明确要求剔除“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港元”的股票,并最终按“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”排序选取前50名。
对照一下,药捷安康于2025年6月23日才在港交所上市,截至9月15日调整日,其上市时间仅84天,根本无法满足“最近一年”的数据要求。即便从市值角度看,尽管其在纳入前市值飙升至千亿港元,但显然没有完整的一年日均总市值数据支撑,凭什么将它在9月15日纳入指数呢?
更值得关注的是,相关指数公司在新的成分调整生效前居然未发布公告,且截至9月16日,官网样本详情中仍未更新药捷安康的信息,却已有传闻说,内部通知要求ETF基金执行调仓。这种“先买入、后公布”的操作,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,也暴露了指数管理的透明度缺失。
毫无疑问,由于指数编制的缺陷以及人为的违背相关编制原则,药捷安康的纳入导致指数成分股质量下降:估值上升,泡沫巨大,这种“高估值+高风险”的标的进入指数,将极大地误导投资者对创新药板块的整体判断。
而指数基金本身是为广大中小投资者服务的,将这种泡沫巨大的股票纳入指数,导致指数基金被迫高位接盘,一旦泡沫破灭,基金净值下跌,就会给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带来严重的损害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“重市值、轻质量”的指数编制方法并非个别。此前寒武纪、赛力斯等公司在股价高位被纳入宽基指数,也曾导致基金净值大幅波动。这反映出当前指数编制规则过度依赖市值指标,而忽视了企业基本面、上市时间等关键维度。
第一,纳入指数的底线不能按总市值的标准,必须按照流通市值,毕竟流通市值反应的才是线月调整一次的情况下,市值标准更能及时地反应市场的变化对公司估值的影响。
第二,同类指数的调整时间应当错开,比如国证港股通医药指数、中证港股通医药指数,或者是其它的医药类指数,最好能够错开调整时间,比如你9月15日调整,我就10月20日调整,避免指数类基金同时调仓影响股价的大起大落!
第三,明确新股纳入的最短上市期限,可以与最短的限售股解禁时间相匹配,比如最短的解禁时间是上市后6个月,那么应当自这部分解禁股上市后12个月),这样,流通股数量增加后,估值会更加合理,杜绝大资金提早介入而产生的泡沫。
第四,任何指数的成分股都应当保证一定的经营质量,不能完全以市值来决定,比如亏损股,或者净资产收益率年化不足1.5%(跟不赢银行一年定期理财没理由让基金买入)的股票,不得纳入任何指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